面对面费翔:63岁的他坦言,看到别人有儿孙会很羡慕,但没有遗憾
更新时间:2025-04-20 15:12 浏览量:6
如果小时候有人问费翔,长大后想干什么?
他的回答是当医生。
费翔刚上大学时选择的专业也是医生,和儿时的梦想一样。
然而一学期过后,他的想法改变了。
他发现学医做不到真正热爱它,他想转戏剧系。
一般父母听到这个消息会大吃一惊,可能不会赞成孩子的选择。
而费翔把这个决定告诉父母。
家人都支持他的决定,告诉他说:“你想转系的话那就转吧。”
母亲毕丽娜,父亲费伟德都很开明。
1987年春晚,费翔凭借《冬天里的一把火》火遍大江南北。
在这之后,费翔成为国民偶像,开启了全国巡演,足迹踏遍13个城市。
事业如日中天,1990年,费翔却决定前往美国,重新开始。
他找了一个老师,学习歌唱。
之后又考了百老汇。
前往美国学习,没有别的什么原因。
他希望他的音域更宽,歌喉更加稳定。
如果不扩展,那么他的路会越走越窄,费翔深知这一点。
重新学习后的费翔在1997年回到中国。
他说:“那时候的他唱《故乡的云》比以前更加好了。”
这就是去美国学习的目的。
现在出门还不带手机的人很少了,现代人更是一分钟也离不开手机。
费翔不是这样的人。
他拍摄《封神》这部电影更是没有把手机带到片场。
因为他不想有一种割裂感,明明拍着古代的电视剧,刷手机感觉又回到现代了。
他没有微信,在美国更不玩推特,facebook这些流行软件。
当主持人问:“你是故意的吗?
费翔说:“我是有意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
以前买衣服会跟家里人,朋友出门去逛逛,试穿一件衣服会问朋友好不好看?
彼此之间会有一个交流。
而现在,自己在家刷手机就能买东西,东西送货上门。
一个人试穿,一个人照镜子。
有了手机,每一个人都变得单独了。
主持人再问他:“你觉得这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呢?”
费翔回答:“我是一个1960年代出生的人,我不能以我的价值观来评论现在的事情好还是不好,但是我还是为自己保留了应有的空间。
在费翔母亲80多岁的时候,她老人家有一天晚上突然对费翔说了一句话。
“我这一生,没有任何遗憾了。”
费翔感到惊讶,母亲为什么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呢?
我们都知道,费翔没有结婚。
当别人问起他:“会有遗憾吗?”
费翔的回答很诚恳:“遗憾是没有,但是看到朋友跟他们儿子,孙子互动会很羡慕,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一种欢乐。
另一方面这也是我自己对生活的安排,路是我选择的,我就得负责任,对一切结果都照单全收,不会埋怨别人。”
母亲可能和费翔是一样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