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举办“乐见心光”系列音乐会!
更新时间:2025-10-17 00:50 浏览量:2
国际盲人日
一份关于平等与共享的文化之约
每年10月15日,国际盲人日如期而至。这个承载着关爱与尊重的日子,始终以“打破障碍、共创平等”为初心,呼吁社会给予盲人群体更多关注,让他们能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在这样的特殊节点,各地都会用不同方式传递温暖,而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也始终以“文化普惠”为使命,为盲人群体搭建起一座通往艺术与文明的桥梁。
从琴音到研讨
博物馆的无障碍实践早已启程
在筹备此次“乐见心光”音乐会前,玉架山考古博物馆的无障碍探索早已留下扎实足迹。自规划建设之初,博物馆便将无障碍理念融入空间设计与服务体系,专门打造“心光 —— 触摸远古临平”展厅,让盲人群体能通过触觉感知文物纹理、触碰远古文明,真正实现“让历史可触摸”。
此前,首期“乐见心光”钢琴音乐会便收获满满好评——当悠扬的琴音在博物馆大厅响起,盲人群体得以通过听觉触摸历史的温度,让考古文化与音乐艺术完成了一次温柔的碰撞。不仅如此,博物馆还举办“普惠・融合无障碍博物馆的愿景”学术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公益人士与残障群体代表齐聚一堂,从设施优化、服务适配到文化传播形式,深入探讨无障碍博物馆的建设路径,为后续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行动基础。
音乐会现场
用旋律编织温暖,以热爱点亮心光
2025年10月15日,“乐见心光”系列音乐会第二期在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温情启幕,六六声生残疾人艺术团的到来,让博物馆大厅成为了温暖与感动的汇聚地。
音乐会正式开演后,一场融合文化与情感的视听盛宴徐徐展开。《宋韵千年》用古筝、扬琴与大鼓勾勒出杭城的千年雅致;《一笑江湖梦》重现金庸经典,传递出“身处黑暗仍神往天下”的洒脱;琵琶古筝二重奏《春江花月夜》更是让人印象深刻,灵动的旋律将春江月夜的静谧之美送到耳畔。随后,《扬鞭催马运粮忙》《江南春色》《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节目接连上演,掌声与感动在大厅里久久回荡。
演出落幕之后,玉架山考古博物馆馆长吕芹为六六声生残疾人艺术团代表蔡琼卉颁发“玉架山·博物无障同行者”证书,致敬他们用艺术连接世界的努力;紧接着李龙副馆长上台总结发言,回顾博物馆的无障碍实践历程,也再次坚定了推动文化普惠的初心。
以今为始
让文化无界,让美好共享
这场“乐见心光”音乐会,不仅是国际盲人日里一份温暖的礼物,更是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探索“考古文化+音乐艺术+无障碍服务”融合的生动尝试。未来,博物馆不会停下脚步——它将继续拓展活动形式,将尝试举办星星孩子的画展,将尝试开发“触觉展览”,让历史可触可感,让文化更易聆听;也会在服务细节上不断打磨,让每一位走进这里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与艺术的光芒,真正实现“文化无界、共享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