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助力“戏剧东城”建设,2025“人艺之友日”再造戏剧时光

更新时间:2025-05-12 14:13  浏览量:2

从手绘的舞台布景到AI的天马行空,从现场的同频共振到影像的全球传播,从挥斥书写的浩瀚历史到人类命运的星际远航,时光在过往与未来之间流转,舞台在历史与远景之间想象。5月10日至11日,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联合东城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5“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如约而至,邀请广大人艺观众在周末走入剧院空间,共度戏剧时光。东城区委副书记王达品、副区长王智勇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党组书记周彤,党组副书记、院长冯远征,副院长秦新春、张鹏共同出席活动。

活动以“再造时光”为主题,围绕“可触摸的历史”“可参与的当下”“可想象的未来”三个主题,组织了多场专题戏剧活动及演出,以“演出”“活动”“打卡”“展览”四大单元,为每一位活动参与者提供了一段无可复刻的戏剧独家记忆。

探索科技赋能

机器人戏剧北京首演

在2025“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率先开启的演出单元中,享誉全球的德国里米尼纪录剧团首度受邀来京,携其突破力作《恐怖谷》在实验剧场呈现7场与众不同的“无人”演出。

当冰冷的机械取代血肉之躯的演员,舞台上的虚实边界将如何被重新定义?在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如何守护人性的温度?演出现场,仿真机器人作为表演者,通过多媒体互动等形式,与观众探讨人机关系的边界。

创立于2000年的德国里米尼纪录剧团是全球实验戏剧领域的标杆性团体,擅于将技术工具转化为艺术语言。此次上演的《恐怖谷》是北京引进的首部纯机器人演出的戏剧作品,通过高科技手段将戏剧的“未来”这一命题进行直观呈现,引发观众对于“科技”和“人类命运”的深度思考。

4场“剧场艺术课·大家面对面”艺术交流活动邀请艺术家与观众分享有关北京人艺历史和戏剧创作的点滴。话剧导演、一级演员、北京人艺艺委会委员杨立新以“我——不知道怎么说”为题,向观众讲述自己在北京人艺数十年的点滴记忆,分享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心得感悟;来自北京人艺舞美团队的郑晨、胡萌、孙然,从舞美的视角完成了“再造戏剧时光,又见人艺之友”的剧场观摩体验;结合北京人艺正在上演的剧目,《风雪夜归人》与《晚安,妈妈》两部作品的主创也分别在剧场与观众见面。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戏剧沙龙于每日下午15时30分同步举办两场“时光记忆分享会”艺术体验活动,由北京人艺演员杨佳音担任“时光记忆主理人”,与观众进行沉浸式交互,共同聆听来自“人艺之友”的剧场记忆。

剧场内外联动

市集装置营造浓厚氛围

首都剧场前,“时光滤镜”系列打卡相框以三幅不同年代滤镜装置串联起剧场“过往-现代-未来”的定格场景,实现时空维度的瞬间切换;由此穿行至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戏剧大道化身70米“时光列车”车厢,以别出心裁的方式将“旅途”的概念与人艺历史结合,展现北京人艺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剧目及舞台道具;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前厅变身“时光照相馆”自拍体验区,观众可以在机器上拍摄“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专属大头贴,或者当场生成以自己为头条新闻的“人艺之友报”,以更加年轻化、潮流化的方式进行打卡传播;四合院咖啡厅设置为“时光影院”,循环播放多部人艺经典剧目影像;四合院的偏房中,复古造型电视对剧目进行不间断放送……“再造时光”的主题萦绕在北京人艺大院的各个角落,为今年“人艺之友日”的多版块体验活动穿针引线。

一年一度的“人艺之友日”市集设有科技酷玩、非遗展示、网红美食、艺术文创、潮流生活等五个分区,40余家品牌商户入驻。市集现场还设置了“时光有礼”巨型福袋墙,为观众增添“抽盲盒”的消费体验。同时,多款北京人艺自主开发及与北京东城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活动专属衍生产品也于市集进行首发销售,以满足现场参观者不同的消费需求。

在首都剧场南北侧厅的北京人艺书画展持续面向公众开放。展览由《诗文随世运 无日不趋新——人艺艺术家书画展》《人若长青树 艺如不谢花——“人艺之友”书画展》两部分组成,让每一位驻足的参观者感受人艺人别具韵味的“戏外功夫”。

拉动城市消费

助力“戏剧东城”品牌建设

参观戏剧大道、书画展,参加市集,观看话剧《迷幻》……土生土长的东城戏剧爱好者李佳媛连续第二年参加“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在她看来,今年的主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别是市集上展示更加多元化、优质的文创产品,“抽盲盒”的形式也特别迎合当代年轻人的个性追求。“围绕戏剧又拓展了戏剧带给观众的想象和震撼。‘家门口’的剧场、高质量的演出、贴近生活的活动丰富多彩,令我倍感幸福。”

冯远征表示,自1986年成立至今,39年来,“人艺之友”见证着剧院的历史,北京人艺也希望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除话剧之外的更多文化内容,以“开放日”这种艺术家与观众的近距离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感受观众对人艺的爱与期许。

“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于2023年北京人艺建院71周年之际首次开设,旨在与观众分享剧场空间、共享戏剧记忆,尝试以更多的新业态,联动多剧场空间新场景,为观众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文艺生活新体验。自首次开设以来,每年都有数千名戏剧爱好者借此机会走进人艺,了解人艺。“人艺之友日”也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与好评,已经成为颇受观众欢迎的品牌活动。

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人艺之友日”是落实“演艺之都”建设要求,探索科技赋能演艺新场景,推动文商旅融合,拉动城市消费,助力“戏剧东城”“王府井戏剧谷”品牌建设的又一次有益的文化活动,也为广大戏剧爱好者提供了一扇窗口,对北京人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优质艺术资源进行了更生动的展示,以多样化的艺术普及方式拉近了剧院与观众的距离。

文字:李滢

图片:李春光 方非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