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先锋话剧《等待戈多》2024实验版,颠覆传统视觉盛宴!

更新时间:2025-05-03 08:50  浏览量:5

## 当《等待戈多》遇上赛博朋克:2024实验版如何让百年荒诞焕发新生?


孟京辉经典话剧《等待戈多》-蜂巢剧场观后感


"戈多今天不会来了,但明天准来。"这句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经典台词,在2024实验版《等待戈多》中,被投射在高达六米的全息显示屏上,伴随着电子杂音和像素化的闪烁效果,贝克特笔下那个永恒的等待突然有了数字时代的全新注解。


2023戏剧《等待戈多》嘉兴站(10月20日/21日)演出详情及购票信息


这部由新锐导演陈默操刀的先锋话剧,大胆地将原作中荒凉的乡间小路置换成了赛博朋克风格的未来废墟。舞台中央,由3000块可编程LED模块组成的智能地面,随着演员的走动实时生成数据涟漪;背景中,人工智能生成的戈多形象在巨型环形屏幕上不断变形重组,从西装革履的商人到机械义体化的赛博格,暗示着现代人等待对象的异化与不确定性。


崔珉豪 李顺载|话剧《等待等待戈多》谢幕 241002


"我们保留了贝克特原著的每一句台词,但通过视觉语言的彻底革新,让21世纪的观众重新感受那种刻骨铭心的荒诞。"陈默在采访中如此解释他的创作理念。确实,当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穿着发光纤维制成的戏服,在充满科技感的垃圾场中讨论存在主义时,那种疏离感反而强化了原作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隐喻。


孟京辉导演的话剧《等待戈多》也同样需要一些


最令人震撼的是第二幕的"数据暴雨"场景。当演员念出"我们等待的或许从来就不存在"这句台词时,整个剧场突然被二进制代码组成的倾盆大雨笼罩,观众席上方的点阵投影仪将每位观众的面部实时转化为数据流,使每个人都成为这场等待的一部分。这种沉浸式体验彻底打破了传统话剧的第四面墙,有观众在社交媒体上感叹:"当我的脸也变成舞台上的数据碎片时,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众人皆在等待戈多'"。


该剧的服装设计同样充满未来主义巧思。两位主角的智能戏服内嵌微型传感器,会根据台词情绪改变颜色与纹理——当谈到死亡时,衣服会渗出类似电子故障的红色条纹;当陷入无意义对话时,则显示不断循环的加载动画。这些设计细节让贝克特笔下的存在焦虑变得可视、可触。


在音乐方面,实验电子音乐人L+R将原作中的沉默与停顿转化为次声波震动与AI生成的白噪音,创造出一种物理层面的焦虑感。演出中有一段长达七分钟的"科技静默",剧场内只有服务器机房的低频嗡鸣与偶尔的硬盘读写声,这种数字时代的"无声胜有声"让不少年轻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


2024实验版最颠覆性的创新,莫过于它的多重结局系统。通过观众席的实时情绪监测与算法分析,每场演出的最后五分钟会从12个预置结局中选出最契合当下观众心理状态的一个——可能是两位主角突然被全息广告吞没,也可能是舞台突然断电只留下智能戏服的微光,甚至是AI戈多终于"上线"却只说了一句"404 Not Found"。这种不确定性本身成为了对"等待"主题的终极诠释。


"我们不是在解构经典,而是为经典安装新的驱动程序。"陈默的这句话或许道破了这场实验的本质。在这个GPT时代,当人类开始等待人工智能给出生命答案,贝克特六十年前写下的荒诞预言获得了超乎想象的新维度。2024实验版《等待戈多》就像一面棱镜,将存在主义的光芒折射成属于Z世代的光谱,证明真正的经典永远有能力与每个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对话。


该剧目前已在上海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开启首轮驻演,其官方小程序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票务,每张门票都是独一无二的NFT艺术品,内含专属的AI生成版"戈多"画像——这可能是戏剧史上第一次,观众看完演出后,带走的不是节目单,而是一个永远无法到达的"戈多"。


标签: 话剧 颠覆 盛宴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