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燕翼堂》复排,让精品留得下、传得开
更新时间:2025-04-29 10:35 浏览量: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
连日来,山东省京剧院排练厅内,演员们都在紧锣密鼓地复排京剧《燕翼堂》,全力备战将于今年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
这部以沂蒙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剧目,自2021年首演以来,凭借其过硬的品质、深刻的主题、动人的剧情和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此次复排,主创团队精益求精,从剧本打磨、表演细节到舞台呈现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力求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观演体验。
京剧《燕翼堂》根据沂蒙老区红色革命大家庭“燕翼堂”的事迹创作而成。全剧以刘氏家族十五代掌门刘合浦为主人公,以燕翼堂在一次次时局动荡、极端情境下的命运沉浮为主线,展示了一个家族与一个国家的荣辱相生、休戚与共。
一部精品剧目的复排,绝非对过往创作的简单复刻,而是一次对艺术生命力的深度挖掘与重塑。只有守正创新,赋予剧目时代性,打磨提炼,以真情涤荡心灵,才能让作品“高山起高峰”,留得下、传得开。
左2为山东省京剧院院长刘建杰,在《燕翼堂》中饰演刘合浦。
开年举行的2025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到,强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做好艺术展演展示,做好京剧《燕翼堂》的打磨提升。
4月19日晚,《燕翼堂》在福建莆田·莆仙大剧院上演后,演员们便在20日马不停蹄赶回济南,开启了复排的工作。
山东省京剧院院长刘建杰在剧中饰演刘合浦。排练现场,他一遍遍对唱词和动作进行推敲,力求把人物心理和感情的变化展现得更加丰满。刘建杰表示,此次复排,主创团队更加注重对“人性”的挖掘,对剧目重新提炼、加工,以期让红色题材更具感染力。
在戏剧表演中,导演是整个主创团队的灵魂人物。在排练现场,导演周龙严格要求,对剧目“精雕细琢”,小到演员的表情、动作,大到整部戏的基调、舞台效果的呈现、情感走向等,他都精益求精、丝丝入扣。周龙介绍说,这次复排加工,将秉持“小改大变”的原则,一是综合各方面意见以及发现的问题,对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调整;二是在唱段、念白、身段、调度、转场等方面更加严谨精炼;三是由原来的京剧乐队、民乐队编制调整为京剧乐队、交响乐队。周龙强调,做为革命题材,在人物刻画塑造上更强化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要以京剧 “中正浑厚、大气磅礴” 特质为核心,守正创新,精准定位审美基调,全力打造契合时代又不失京剧韵味的精品。
左为《燕翼堂》编剧之一王宏,右为导演周龙。
京剧《燕翼堂》自推出以来,先后荣获多项荣誉,包括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刘建杰表示,此次复排的目标是将该剧打造成为一部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剧目。“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我们希望通过参加此次艺术节,让《燕翼堂》走得更远。”
编剧之一王宏老师介绍说,此次复排对剧本进行了全面打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场景都经过了反复推敲。“我们更加注重人物情感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通过对剧本细节的调整,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同时,在不影响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对一些场次进行了优化,使剧情更加紧凑、流畅。”
饰演刘高氏的演员吴雪靖介绍了这次复排对她表演的启发和提高。“导演周龙老师和编剧王宏老师对我们的念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燕翼堂》是部革命现代戏,不仅要求我们要有京剧的程式化表演,还要更加贴近生活,让人物更加真实可信。在排练过程中,王宏老师一句一句地指导我们,让我们受益匪浅。”
山东省京剧院是国家重点京剧院团,革命历史题材一直是其创作的重点和亮点。剧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了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红云岗》《石龙湾》和《铁道游击队》等优秀红色剧目。近年来,剧院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着力部署人才培养工作,更多青年演员展露头角。剧院将以此次《燕翼堂》复排为契机,不断提升艺术创作水平,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多优秀作品。
据了解,京剧《燕翼堂》将于5月中旬完成复排,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巡演。届时,观众将有机会走进剧场,感受这部红色题材京剧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