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江西省话剧团演员幕后故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更新时间:2025-04-26 20:20  浏览量:2

## 聚光灯外的十年:江西话剧团演员的"隐形"修炼

在江西省话剧团最新话剧《滕王阁序》的谢幕时刻,主演李梦站在舞台中央,汗水浸透了戏服,脸上却绽放着满足的笑容。台下掌声雷动,观众们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三分钟的高潮独白,她已经在排练厅对着镜子练习了整整287遍。这正是江西话剧艺术工作者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实写照,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往往比台前的表演更加动人。

在江西省话剧团的排练厅里,有一面被称为"时光墙"的镜子,每天清晨五点半,第一个演员的身影就会准时出现在镜中。青年演员张毅回忆道:"入团第一年,我在这面镜子前度过了1600个小时。"从最基本的发音训练到每个微表情的控制,话剧演员的"基本功"没有捷径可走。老团长王建国常说:"观众看到的轻松自然,都是我们'刻意练习'的结果。"在江西话剧团,每个演员都有一本厚厚的训练笔记,记录着从气息控制到肢体语言的无数细节。

2022年冬天,排练话剧《井冈星火》时发生了一个感人故事。演员刘芳在零下3度的剧场里,为了一场雨中戏份,连续12次被冷水浇透。当同事心疼地为她递上姜茶时,她只是笑着说:"当年红军在井冈山的冬天,哪有姜茶喝啊。"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江西话剧团已成传统。据统计,团里每位主演平均要为每个角色设计3套以上的表演方案,即使是演过上百场的老戏骨,仍然会在每场演出前进行2小时的热身训练。

在赣南采茶戏与现代话剧融合的创新剧目《茶香中国》创作过程中,演员们展现了惊人的文化传承力。为了精准呈现采茶动作,全团演员先后36次赴婺源采风,向当地非遗传承人学习。主演周明在排练中扭伤脚踝,却坚持用轮椅完成了一个月的坐姿训练。"观众可能看不出差别,但我们自己知道,每个动作背后都承载着江西文化的重量。"这种对艺术近乎苛刻的态度,正是"台下十年功"的精神内核。

江西省话剧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场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必须留在剧场复盘至少一小时。2023年春季演出季的统计显示,团里演员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其中表演训练占60%,文化学习占25%。"我们不是在重复表演,而是在不断重新发现角色。"艺术总监陈亮这样解释他们的工作哲学。正是这种永不止步的追求,让江西话剧团的演员们在疫情期间仍通过线上方式完成了超过500课时的专业训练。

当大幕拉开,灯光亮起,观众看到的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结晶。江西省话剧团演员们用无数个无人喝彩的日夜,诠释着"戏比天大"的职业信仰。那些排练服上的汗渍、剧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反复观看的表演录像,构成了聚光灯外更为壮丽的人生舞台。在这里,每个演员都明白:真正的艺术永远生长在看不见的土壤里,而他们甘愿做那默默耕耘的人。

下次当您为江西话剧团的精彩演出鼓掌时,请记得这掌声不仅献给台上的瞬间光华,更献给那些沉淀在时光里的执着与热爱。因为艺术最动人的部分,往往藏在"台上一分钟"背后的故事里。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