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大学生在北京人艺读剧本,“校园戏剧要多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

更新时间:2025-04-23 19:40  浏览量:2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3日电(实习生 陈睿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在语言和文字上下功夫,这可能是校园戏剧一个很好的方向。”一级演员杨立新在活动现场如是说。

4月23日,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中,北京人艺2025年度“‘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的启动活动成功举办,10所高校7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4月23日,北京人艺2025年度“‘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启动活动。陈睿婷/摄

北京大学学生剧社与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演绎《蔡文姬》磅礴气韵,首都师范大学学生艺术团话剧团重现《茶馆》市井百态,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话剧团诠释《雷雨》恩怨情仇。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没有‘气’。”89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孙凤琴在观看完同学们的朗读后提出,同学们主要存在语言技巧和文字理解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许多同学声音位置不对、底气不足,语言技巧不规范、不到位;二是要深入理解人物,了解角色说话的原因。

4月23日,北京人艺2025年度“‘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启动活动。陈睿婷/摄

话剧演员张万昆以北师大饰演曹操的同学为例,“这个曹操有几个地方让我挺感动的”,原因就在于该同学理解了角色,表达出了更好的重音。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越南留学生范氏厚,更喜欢《蔡文姬》剧目。她向记者表示,自己对这类历史剧目更感兴趣,“故事很有底蕴。”而另一位来自泰国的留学生小九则更喜欢《雷雨》,原因是“对话更贴近生活,表演更加自然”。

“语言是有形象的,语言是有性格的。”杨立新提到了上海译制片的台词录制,“明明是黄头发蓝眼睛,说中国话也很有意思。”虽然语言不同,但到位的台词也能反映出准确的人物形象。

4月23日,北京人艺2025年度“‘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启动活动。主办方供图

孙凤琴回想起指导学生的日子,有学生组织起小团体,十来个人围坐在一起朗读各种剧本,“闭着眼睛就能听出这是什么人,是什么处境,要做什么。”这便是表演当中台词需要具备的功能——能够独立并准确地向观众传递出角色的相关信息,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张万昆与同学们分享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他建议可以写下自己看见的东西,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是有画面的,语言是有思想的”,写的过程,便是个人思想的展露。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