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魔幻舞台效果哪里来 记者在衢州保利大剧院体验幕后岗位

更新时间:2025-04-17 08:06  浏览量:5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唐逸涵

“最后一分钟,所有人做好准备。”手边的对讲机里传来演出倒计时。上个月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剧《胡笳十八拍》近日首次在衢州保利大剧院上演,作为参与演出幕后工作的一分子,此刻我心潮澎湃。

近年来,演艺消费市场蓬勃发展。衢州保利大剧院不断有好戏上演,广受当地市民欢迎。在舞台上,平地变水面、枯树发新芽等各种舞台技术让舞台效果璀璨夺目,观众在盛赞精彩表演之余对这些舞台“魔术”也充满好奇。得知《胡笳十八拍》要来的消息,我立即向剧院发出申请,借助该舞剧上演的机会挖掘舞台“魔术”背后的秘密。

舞剧《胡笳十八拍》演出到第四幕时,记者从舞台侧面制造雾气。衢州保利大剧院供图

舞台背景藏玄机

正式演出前34小时,我来到衢州保利大剧院,舞剧《胡笳十八拍》正在装台,舞台上空错落垂下近十根杆,戴着安全帽的安装师傅正将一面十米多长的“几”字镂空景片挂到其中一根杆上,“这是黄河‘几字弯’吗?”在来之前我了解到《胡笳十八拍》是以蔡文姬的相关历史记载为蓝本,反映各民族在黄河“几字弯”内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题材舞剧,“没错。”来自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剧团的舞美总监杭琴百忙之中回答了我的问题。

杭琴正忙着监督安装师傅组装大型黑色弧形景片和白色百叶幕。“弧形景片能按景杆轨道平移旋转,百叶幕能从中间向两边开合,他们根据投影可变为屏风也可化作门扉,这些大型置景能增加舞台立体度,是舞剧视效不可或缺的部分。”杭琴介绍,早在1个月前剧团就根据剧院舞台技术情况制定了安装方案。

“挂道具的叫景杆,挂灯具的叫灯杆,正式演出时你看不见,但演出中升降的幕布、空中移动的景物都是靠调控这些隐形杆完成的。”剧院机械老师吴昊手边的操作台就是舞台机械的“大脑”,除了控杆外还能调控舞台升降。我好奇地探头查看,仅一眼就被满屏的按键“唬”住,由百来个机械名和20种图案标注的操作设置组成的界面看得我一头雾水。

记者(左)操纵景杆升降。记者 祝旖波 摄

这么复杂?我不由手心冒汗,还没来得及提问,吴昊手边的对讲机突然发出指令:“景杆15提升高度。”景杆15装的是百叶幕。吴昊在操作台上选中“景杆15”后点击“奔跑的人”图案将速度设置在“100厘米/秒”,随后抬头紧盯景杆15,握住操作台上的操纵杆向前推动,“停!”几乎在对讲机响起的同时他松开操纵杆。

“似乎也不太难。”我记下操作,吴昊看到我跃跃欲试,就把几个常用图案的意思告诉我,确认我记熟后就让出操作台给我。

“灯杆1,慢慢抬。”机械设置从灯杆的定位开始,我如法炮制进行操作,将移动速度确定在最低的“60厘米/秒”,随后自信满满地握着操纵杆向前猛推了一把,“停停!太快了!”制止声在对讲机和身边同时响起,“现在是微调,哪怕你把速度上限设在最低也得收着力推。”吴昊说。屏幕上显示灯杆1被我推到9.8米的高度,然而灯杆高度应在9米上下,“心里要对调整后的位置有谱,这样效率才会高。”他的话让我的脸一阵发烫,接下来的操作中不敢再“想当然”。

78道指令造就神奇光影

一场演出的成功怎么能少了光影渲染?感受过舞台机械的神奇,我意犹未尽地向光影魔术发起挑战。

演出前10小时,我逆着投影光而上,在观众席最末端巨大的正向投影后找到了“光影魔术师”——剧团多媒体老师王姝苹。“舞台投影有多少次变化,我们就要编写多少道投影指令。”王姝苹告诉我。

屏幕上显示着78道投影指令,我轻点鼠标查看,于是舞台背景随着我指尖不停在转换。上一秒黄河“几字弯”景片与背景里的草原河流交相辉映,下一秒在光影映照下黑色弧形景片化做了巍峨宫殿内层层叠叠的帘幕……投影与道具的巧妙结合,丰富着舞台表现力。

“‘指令14’要在蔡文姬托举古琴动作结束的瞬间切换。”“‘指令31’是黑幕,古琴铮铮声就是场景切换的倒计时,四声响完立马切换,如果错过这个信号就看定点光,光一收就切。”……彩排前,王姝苹反复校准投影位置,对每个指令的切换点如数家珍,“音乐、表演、灯光都能作为指令的切换信号。”我生怕漏掉要点,她说一句我重复一句。王姝苹瞄了我一眼,笑了,“每个人对场景的关注重点是不同的,我的信号不一定适用于你,待会我给你挑五个‘指令’,你试试自己找。”

王姝苹点开手机播放《胡笳十八拍》在国家大剧院表演的录像。“每场演出我都会录像,闲下来就‘盘’,得训练敏锐度,再看看还有哪里需要改进。”王姝苹为我挑了“指令18”到“指令22”,序幕的最后一个片段。这是我第一次看表演时把关注重心放在投影上,5分钟不到的时间里,投影居然变换了22次,最密集时,投影踩着鼓点变化,几乎一秒一个画面。

仔细看到第十遍,我忍不住开始尝试。我用击掌代替鼠标切换,王姝苹敏锐察觉到我的失误:“‘指令18’慢了,你的信号是什么?”“指令18”的月亮投影紧接着“指令17”的黑幕,间隔大概有两秒,我用秒数记拍。“数秒可以,但你能保证每次数秒都一样快吗?”在王姝苹的指点下,我发现音乐里有一个渐强的颤音能与“指令18”完美匹配,只是不容易捕捉。

“为了提高容错率,我也常靠单一指令寻找多个切换信号,但最准确的信号无论多难捕捉都要作为演出中的第一选择。”交流中,王姝苹很少说难,只说要努力去做,这样才对得起台前幕后百来人的付出。

小小泡沫板也有大名堂

“我的小助手在哪?”距离演出仅剩半小时,此时舞台关灯静默,一身黑衣的我与漆黑后台融为一体,剧团舞台总监格奇亚乐图的一嗓子终于让我们找到彼此。“咱们游走在舞台边可不能穿亮色,容易穿帮。”他满意地打量着换了一身行头的我。

这次,我的岗位是一线后勤,用格其亚乐图的话说就是:现捡活做。话虽如此,他还是给我划了两个重点:一是“变”雾气,二是“变”道具。“演出开场和第四幕要放干冰,另外今晚大部分道具都往舞台右侧下场口走,你就待在那儿,随时调整道具,别影响演员上下场。”我记下各个道具上场顺序和最佳存放位置后,便跟着他做了开场前最后一遍舞台检查。

19时,钟响三声,演出开始。抱着古琴的蔡文姬升上舞台,风沙声中她侧目向身后的大幕望去,大幕上投射的剧目简介和群舞影影绰绰舞动的身影交错,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而在大幕右侧观众看不见的角落,格其亚乐图正不断挥动铲子往干冰机里添加干冰,我则手拿泡沫板蹲在干冰机出雾口努力将雾气扇到更远,一会就出了满头大汗,效果却很一般。

“方法错了!”格其亚乐图接过泡沫板给我演示。他竖拿泡沫板跨前一步到出雾口前半米处,贴着地左右来回扇,“你上下扇会把雾气扇高扇散,效果就弱了,也不能只盯着一个角度扇,看到哪里雾薄了就赶快从旁边扇过来。”我忙不迭接过泡沫板,学着他的样子扇,雾气果然乖巧不少,没一会儿就均匀地铺满了舞台。

咫尺之遥的精彩演出好几次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没能在第一时间整理道具,回过神儿发现已有演员老师为我代劳。“台前幕后环环相扣,小差池也可能带来大失误。”格其亚乐图神情严肃地批评了我。之后我紧盯下场口动态,不断巡视后台,让所有道具都在第一时间去到正确的位置。演出结束后,站在舞台中央,我看着景杆缓缓上升,百感交集。这次体验不过是舞台魔术背后的“冰山一角”,但仅窥“一角”也足以让我懂得:秘密不只是技术的加持,更在于幕后工作人员的辛苦劳动和专注付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