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南京地铁惊现 “诡异人脸” 引热议 原是话剧广告乌龙

更新时间:2025-04-08 22:38  浏览量:7

近日,南京地铁三号线卡子门站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都市惊魂剧。当列车缓缓停靠站台,透明玻璃上映出的惨白人脸让不少乘客心头一颤 —— 面色煞白的男子露出渗血牙齿,在隧道灯光的映衬下仿佛从恐怖片中走出的角色。社交媒体上 "这样贴广告,一抬头吓到了"" 光看照片都一哆嗦 " 的惊呼此起彼伏,这条都市传说迅速登上本地热搜。

经《现代快报》记者调查,那张引发恐慌的“诡异人脸”,实则为话剧《海底两万里》海报的局部内容。在广告画面的五名角色中,最右侧是鹦鹉螺号大副弗利波斯。特殊视角与玻璃反光叠加,致使了这场视觉误会。该话剧改编自儒勒・凡尔纳经典科幻小说,即将于 5 月 10 日在南京首演,海报设计本欲展现剧中人物的神秘感,却在特定场景下产生了意外效果。

南京地铁运营方在接获乘客反馈之后,随即启动应急机制。4月8日,官方作出回应,表示已同广告商达成一致意见,于近期撤换引发争议的海报。值得关注的是,从网友 4 月 6 日发布首条吐槽到问题解决,整个处置流程仅用时三天,展现出城市公共服务的响应效率。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后续会强化广告投放视觉效果的测试,以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这场乌龙事件于社交平台引发多维度讨论。心理学专家指出,密闭空间与突发视觉刺激容易引发群体性紧张,建议公共场所在广告投放时考虑环境心理学因素。艺术评论家则认为,先锋艺术表达与大众审美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 —— 当弗利波斯的造型灵感遇上地铁隧道的光影魔法,原本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创作意外演变为都市惊魂记。

有趣的是,在事件发酵期间竟出现了“戏剧性反转”。有网友调侃 "这波反向营销效果拉满",统计显示话剧官微单日访问量激增 300%;也有观众表示被勾起好奇心,准备购票一探究竟。不过多数市民更关注公共空间的视觉舒适度,建议地铁广告在追求创意的同时,应建立更完善的内容审核机制。

在光影交错的地下空间,这场由艺术海报引发的都市插曲终将落下帷幕。它既折射出现代都市人对公共环境的高度敏感,也暴露出城市文化传播中值得深思的课题 —— 如何在艺术表达与公共体验之间架设桥梁,让地铁长廊既能承载商业信息,又不失为令人愉悦的城市文化风景线。或许正如网友所言:"下次设计海报时,记得给大副先生补个光。"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