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戏剧的欣赏误区

更新时间:2025-03-28 13:20  浏览量:13

传统戏剧尤其是秦腔,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期担负着文化文艺传播的任务。虽然在当时影视已经出现好长时间,但成本太高,一般群众想要经常性的欣赏绝非易事。戏剧因为有省,市,县剧团到村级自乐班。过庙会唱正规大院团的戏,春节演秧歌,唱自乐班大戏。戏曲相对来说是农村人最容易接触,成本小的娱乐活动,同时肩负着内容的传播。尽管戏剧是小说,虚构的成份占多数,但在当时一部分人把戏内容当真。在两个有潘杨两家的村落,因为受戏曲杨家将的影响,潘杨两家世代不通婚,视对方为仇寇。看似笑话,却真实的存在。九十年代后歌舞兴起,戏曲突然跌下神坛。当时的老年人还在戏剧中,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戏剧的内容和唱词了。后来的戏剧在大院团中出现了字幕,多少吸引了一些年轻人,因为有字幕才能看懂,但戏剧的欣赏群体整体在衰退。这时候欣赏戏剧内容已经不是主要,而戏剧的唱,念,做,打,舞的表演,手,脸,身法,步的展现才是重中之重。有道是,“三五步走遍九州,六七人统领万马。”从1995年到2015年后整整二十年的时间,戏剧观赏水平局限在专业人士,也就是唱戏的人在看戏,不唱戏的人不懂戏也不看戏。直播平台在2015年后逐步走向大众,2020年后出现白热化的参与。报纸杂志基本上电子化,纸质媒体被彻底洮汰。这时候短视频,自媒体纷纷扰扰,但文化底气,文化涵养,文化气质荡然无存。想让欣赏水平提高已不太可能,这就出现观痰效应。有人吐了一痰,被旁边的人看了一下。看的人多了以后,形成群羊效应,后面的人不知道什么,纷纷而来。有人说是痰,有人说是唾液,有人说是怪胎,总之以讹传讹者有之,大惊小怪者有之,谣言惑众者有之,不一而终,还乐痰不已。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