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广西少数民族戏剧音乐演奏人才培训成果汇报音乐会在邕举行

更新时间:2025-10-22 10:54  浏览量:5

人民网南宁10月22日电 (覃心、实习生王彩莹)日前,广西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戏剧音乐演奏人才培训”汇报音乐会在广西群众艺术馆音乐厅举办,集中展示了项目实施的成果,展现了广西在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戏剧文化方面的积极成效。

演出人员集体合影。钱耀扬摄

演出现场,15名培训学员与来自全区各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戏剧艺术家同台献艺,精彩呈现了壮剧、壮师剧、仫佬剧、毛南戏、侗戏等五个少数民族戏剧剧种的经典剧目选段。整场演出艺术特色鲜明,传承与创新交融,既有原生态伴奏组合,也有现代改编作品,充分展现了广西少数民族戏剧音乐的独特魅力。

音乐会在壮剧《壮韵待客》的热情旋律中拉开序幕,完整呈现了南路壮剧的经典曲牌体系;《宝葫芦》选段充分展示了马骨胡、土胡等壮族特色乐器的艺术表现力。侗戏经典剧目《珠郎娘美》《莽子》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开远与学员合作演出,展现了侗戏伴奏的独特编制与音乐韵味。

壮师剧《唱董永》选段演出现场。王彩莹摄

本次音乐会着力展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毛南戏《唢呐曲》在骨干音简谱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通过“加花”润腔丰富了音响效果;仫佬剧《潘曼小传》通过精心复排,重现了该剧在音乐上融合中西乐器的创新实践;来自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演出的新编毛南戏《三娘与土地》,展现了毛南戏独特的“柳啷咧”衬词和祥鼓伴奏特色。

据悉,本次培训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组织实施,历时66天,邀请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及区内各戏曲院团的30位专家学者授课。培训创新采用“名家+乡土”“课堂+田野”模式,组织学员深入全区六地市开展田野采风,实地学习民间戏剧音乐的精髓。

本项目通过系统化培训,为广西少数民族戏剧艺术传承培养了一批专业演奏人才,有效推动了传统戏剧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为打造“广西有戏”文化品牌、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人才支撑和艺术保障。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