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中国首演!迪图瓦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演绎音乐会版歌剧《沃采克》

更新时间:2025-10-09 22:10  浏览量:2

10月11日,指挥大师迪图瓦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歌唱家罗宾·亚当斯、玛格达莱娜·安娜·霍夫曼、米夏埃尔·沙德以及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中国首演贝尔格三幕歌剧《沃采克》的音乐会版,今年也是这部作品公演的100周年。

《沃采克》是世界上第一部用无调性音乐写成的歌剧,也是反映二十世纪表现主义思潮对文化艺术影响的代表之作,被BBC音乐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二十部歌剧”之一。该部作品的全舞台版本将于10月18日在第2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与观众们见面,同样由上海交响乐团演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包括理查·施特劳斯《伊莱克特拉》《莎乐美》、乔治·本杰明《切肤之痛》、斯特拉文斯基《浪子的历程》和格什温《波吉与贝丝》等一批歌剧杰作均由上海交响乐团以音乐会版或半舞台版的形式在中国舞台首演,引领中国乐迷探寻歌剧艺术的魅力。

直面黑暗,用拒绝“服美役”的音乐写小人物的悲剧

《沃采克》的编剧与作曲都由音乐家贝尔格完成,故事取材于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未完成的作品《沃伊采克》——它以1821年发生在德国的一起真实谋杀事件为蓝本,许多后人为其续笔并将之搬上舞台。

1914年,贝尔格观看这部戏剧之后,在与同为勋伯格学生的韦伯恩通信中写道:“不只是这个被整个世界剥削和折磨的穷人的命运,而且还有一些个别场景中闻所未闻的紧张情绪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

由此,贝尔格决定将《沃伊采克》移植为歌剧《沃采克》。作品情节上以处于底层且精神状态疯癫的小人物沃采克为主角,讲述他所遭遇的压迫、欺骗,直至杀戮,最终结局也走向了一个毫无回旋可能的悲剧——杀死出轨情人后的沃采克溺亡于湖中,他们年幼无知的私生子跟随其他孩童一起去凑自己母亲身亡的“热闹”,殊不知自己日后的命运该何去何从。

堪称病态的剧情揭示了社会与人性的黑暗一面;音乐上就放弃了古典的写作技法与追求悦耳的审美习惯,用阴郁的无调性音乐制造紧张的氛围,采取“念唱”(歌唱家用说话或近似说话的声音演唱)的方式让表达更加直白,刻画人物内心的痛苦和矛盾。

“无调性音乐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难欣赏的,不像瓦格纳那样,有悠长的主题去记忆。不能记住它,就很难去欣赏。在《沃采克》里,音乐都是很细碎的、小的音乐元素。哪怕是在仅有的一点点有主题的地方,它的形态也不是线性的,而是垂直的。贝尔格用一种对位的手法进行纵向的拼贴,对毕希纳的20几个场景做了‘数学般’精密的安排,融于歌剧的三幕中间,让整部歌剧显得更为精炼。”

迪图瓦在总谱的每一页上都做了密密麻麻、细致的标记,“虽然说《沃采克》很难,但是它的强度、烈度和戏剧性都是极高的。沃采克的命运也折射出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就是《沃采克》关照现实的地方。”

“无调性音乐通常被称为‘票房毒药’,很多听众觉得它尖锐刺耳,难以忍受。对于贝尔格这样的表现主义作曲家来说,无调性是最好的工具,能够写出宛若人类说话时语气的高低顿挫,追求的是人内心细腻而极具对比的情感体验,用于渲染和表达《沃采克》整体的氛围是再适合不过的。希望大家可以带着‘开放的耳朵’前来聆听这部伟大的作品。”上海交响乐团驻团指挥孙一凡解释道。

贝尔格放弃了所谓的音乐“美”,拒绝在特殊的时代,艺术沦为人们麻痹享乐的工具,而是将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悲剧缩影呈示于众。作曲家把世界最暗的一隅写得极致又真实,逼迫企图回避的人们面对。但究其根本,他想通过作品警醒“装睡”的大家:直面黑暗与痛苦,承认并接受它们的存在,才是通往光明的第一步。

难得一见,里程碑式的“惊雷之作”首次亮相中国

根据历史记录,虽然《沃采克》在一开始引发了诸多争议并遭到各路人的“围剿”,但在1927年至1936年间总共上演了166场,创造了20世纪大型严肃歌剧演出场次的最高记录。

战争结束,纳粹下台之后,《沃采克》在1951年、1971年和1972年均登上了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舞台,演出足迹除了德奥,也延伸到了位于美洲的科隆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等。享誉全球的指挥家们如克劳迪奥·阿巴多、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和小泽征尔等皆录制过唱片,汉斯·格拉夫指挥休斯顿交响乐团的录音曾于2018年斩获第60届格莱美奖。时至今日,这部作品的故事和音乐仍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上演和传播。

《沃采克》演奏难度很高,尤其是乐队演奏的部分,频繁变换的速度与复杂的无调性音乐除了是对技术的挑战,也需要演奏家们全程高度集中精神——因而这也成为了乐团实力的试金石。

今年4月,眼尖的乐迷在一张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指挥大师迪图瓦与上交驻团指挥孙一凡的工作合照中辨认出,他们讨论着的是歌剧《沃采克》的总谱。这让观众们在上交2025-26音乐季“菜单”正式揭晓以前,就“沸腾”了一把。

“《沃采克》这个项目,准备的周期要比平时的音乐会长很多。”孙一凡说,“和余隆总监、迪图瓦大师一起,我们从4月开始研究作品,讨论细节,以及合唱团、小乐队、大乐队排练的日程安排。和演奏家们第一次排练是9月11日(首演前一个月),那是一个在酒馆剧情中演奏的小乐队,包括小提琴、单簧管、大号、手风琴和古典吉他。半年来,虽然迪图瓦大师不在上海,但我们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让孙一凡震惊的是,迪图瓦还发现了手中新出版的乐谱里有两处错音——《沃采克》的总谱有近五百页,且无调性音乐因一反传统音乐规律而难以记忆和辨认错音。

国庆期间,上海交响乐团还特别策划了“迪图瓦带你读总谱”活动,由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迪图瓦和孙一凡担任嘉宾,从《沃采克》的文本和乐谱切入,分享他们的艺术见解与排演心得,面对面带领近五十位乐迷深度走进这部划时代巨作。

说起来,迪图瓦和上海交响乐团也有过多次合作:2014年,迪图瓦指挥上交,中国首演了理查·施特劳斯的独幕歌剧《伊莱克特拉》;2018年,同一位作曲家的惊世之作《莎乐美》也由迪图瓦执棒上交首度亮相中国。“现在,我觉得是时候把《沃采克》提上日程了。这次是我第三十九次来中国,和1982年我第一次来的时候相比,4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令人震惊,古典音乐也是如此,管弦乐团的演奏水准和观众的欣赏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所以在贝尔格《沃采克》首演100年的时候,能把这部作品带到中国,意义重大。”迪图瓦说道。

早在策划新乐季演出时,音乐总监余隆就也有意在《沃采克》公演100周年之际,引入该作的中国首演,不仅填补了国内歌剧演出历史上的空白,再添璀璨一笔,也离世界更进一步。团长周平也表示,这不仅将是一次精彩绝伦的演出现场,更是一次历史性的艺术突破。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