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六大单元百部大戏打造全城戏剧嘉年华,“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盛大启幕

更新时间:2025-10-02 20:53  浏览量:2

9月30日下午,“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在国家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歌剧《红高粱》作为开幕大戏精彩上演。

“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承办。作为“演艺之都”建设的重要品牌,是展示文艺精品创作成果、推动国内外舞台艺术交流互鉴,特别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首都舞台艺术搭建的重要平台,“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已积淀三载,今年迎来了洋洋大观、焕新升级的第四届。本届展演季为期三个月,80余家文化演出单位将在30余家专业剧场、20多个演艺新空间呈现117部精品剧目,还将引入沉浸式体验、超高清第二现场等新型呈现形态。

开幕式现场,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军民,北京市政协党组成员、市文联主席韩子荣,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马小龙,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赵聪,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冯俐,国家京剧院党委书记魏丽云,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尹寿松,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卫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怀刚,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以及市属文艺院团院团长,民营演艺机构代表,演艺新空间负责人,中央、市属新闻媒体,文艺界嘉宾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赏“大戏”,群策“戏剧+”,齐推“演艺之都”建设高质量发展。

启幕仪式现场

新业态、新场景、新体验

“大戏”更具看点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发展盛事接连、高光不断,创新和亮点不断。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度试水“票根经济”;“看·见殷商”大展打造文物经济,客流门票文创个个开花;“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打造看见北京、玩转北京、传播北京的全新载体;“我与地坛”书市老牌新颜,11天就催生销售码洋超亿元;刚刚落幕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齐聚国内外800余位嘉宾,共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计,务实可行成果丰硕。

今年是“演艺之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按下快进键的时刻。上半年演出市场热度持续走高,全市举办营业性演出超2.9万场,票房收入超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7.8%,均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更突出在“大戏”上做文章,在内容品质上做文章,在多元融合上做文章,打造更好、更新、更有质量的展演活动。本届展演季设置了精品大戏、梨园大戏、海外大戏、新锐大戏单元,荟萃百余部优秀剧目。

同时,充分发挥首都文化和科技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戏剧“第二现场”,让“来北京看大戏”与“在外地看北京的大戏”遥相辉映。活动还囊括了23个特色演艺新空间和各大商圈及文旅消费空间,打造“戏剧+文旅”“戏剧+科技”“戏剧+消费”的新业态、新场景、新体验,包括举办戏剧市集、票根经济等文商旅体融合活动,精心策划推出10条“跟着演艺游北京”线路,投入2000万元补贴开展“金秋惠民观演活动”,让戏剧与生活发生更加紧密的连结。

精品大戏感受文化温度与时代脉搏

推荐官: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冯俐

作为“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的精品大戏单元的推荐官,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冯俐在推荐词中介绍本单元汇聚了多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舞台力作,集中展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艺术高峰与创新活力。入围剧目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对时代精神的深刻书写,也兼顾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既有像歌剧《白毛女》、话剧《雷雨》这样经受住时间考验的经典巨作;也有歌剧《红高粱》等令人期待的首演新篇;更有如话剧《抗战中的文艺》、音乐剧《寻找李二狗》等近年来的口碑佳作。此外,话剧《傲慢与偏见》《鳄鱼》等,也以当代视角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

梨园大戏链接过去、现在与未来

推荐官:北京曲剧艺术家、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许娣

北京曲剧艺术家、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许娣担任了梨园大戏单元的推荐官,她在推荐词中介绍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有348个戏曲剧种灿若繁星。

今年梨园大戏单元汇集了来自全国21台的精品剧目,包括京剧、昆曲、秦腔、河北梆子、粤剧等16个剧种,向观众全面展现戏曲艺术的传承活力与当代创新。既有京剧《锁麟囊》、昆曲《牡丹亭》、川剧《白蛇传》等各剧种的典范之作,又有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沪剧《芦荡火种》等精品佳作,还有婺剧《三打白骨精》、瓯剧《张协状元》等新创作品。希望通过梨园大戏单元搭建的交流平台,推动稀有剧种的传承,让更多观众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链接过去、现在与未来。

海外大戏跨越国界的艺术对话

推荐官:中国外文局外籍专家、中国翻译协会海外专家,刘正曦(埃及)

作为海外大戏单元的推荐官,中国外文局外籍专家、中国翻译协会海外专家刘正曦在推荐词中表示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扇窗口,让我们领略不同文化的艺术精华;也是一座桥梁,连接中国与世界,促进文明互鉴。

海外大戏单元共汇集来自全球的20台精彩演出,旨在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展现国际舞台艺术的多元风貌与顶尖水准。芭蕾舞《天鹅湖》、弗拉明戈舞《卡门》、音乐剧《剧院魅影》《莫扎特!》、悬疑剧《东方快车谋杀案》等国外精品剧目将接踵亮相,与观众共同走进国际艺术盛宴,感受跨越国界的艺术对话,为北京“演艺之都”的建设增添更多国际色彩。

新锐大戏重塑舞台,照亮戏剧未来

推荐官:北京央华文化艺术总监,戏剧导演,王可然

北京央华文化艺术总监、戏剧导演王可然担任本届展演季新锐大戏单元的推荐官,他在推荐词中介绍本单元以“破界共生”为理念,集中呈现23台充满活力与创意的青年力作,旨在为首都舞台注入新鲜血液,展现当代戏剧的多元探索。

新锐大戏包括京剧《惜·姣》、实验京剧《狂人日记》、肢体剧《世说新语》、沉浸式杂技秀《满满的豆子》、话剧《翻山海》《四张机》等,它们或对经典重构,或打破艺术边界,或在舞台追求个性延展,或捕捉当代青年审美,成为重塑舞台的新锐力量和照亮戏剧未来的光。

第二现场以超高清技术支撑演艺新形态

推荐官:首都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宁

首都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宁推荐的第二现场是本届展演季首次设置的单元,它是科技赋能演艺的生动体现。她在推荐词中介绍“科技为桥,让艺术抵达心灵”是第二现场单元的设立初心,其核心是以超高清技术为支撑的演艺新形态,让优质文艺作品真正实现全民共享,打破地域和场地的物理边界,多个剧场同一时间共赏一部好戏。

刚刚首演的音乐剧《风声》是国内首个将多媒体科技与剧院完美融合的开创之作,舞美视听带来了沉浸式影院感,是一次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上海的30场演出收获了市场和口碑的双重认可。《风声》之后,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京剧《定军山》、音乐剧《战争与和平》也会接续在第二现场呈现,带来完全不一样的观演体验。“第二现场”不是简单的画面传递,而是跨越山海的艺术对话。

文艺展新姿 惠民加力度

本届展演季通过“戏剧+百业”模式推动戏剧与文商旅体科深度融合,为首都文化消费升级注入新动能。推介位于核心商圈、文化产业园区、历史建筑、商业综合体的23个演艺新空间,营造“一空间一特色”观演体验,覆盖不同受众、场景,让艺术沁入城市肌理,构建全域化演艺生态

联动北京金秋惠民观演活动,发放2000万元观演补贴,推出观演立减、演赛联动、畅享惠游等活动。策划10条“跟着演艺游北京”线路,串联我市主要剧场、演艺新空间、商圈和旅游景点。还将推出票根与剧场周边生活场景互动,可享酒店、餐饮、购物折扣,推动城市消费能级跃升,把实惠送到观众手中,让“看大戏”成为市民日常选择。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军民,北京市政协党组成员、市文联主席韩子荣,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马小龙,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赵聪,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怀刚,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尹寿松共同为“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启幕

秋染京韵,金桂飘香。“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重磅启幕,好戏轮番登场,好看好玩正当时,相约“大戏”,精彩纷呈。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