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双声共鸣!《丝路之声》音乐剧×音乐会11月齐聚上海,双倍丝路,双倍震撼!

更新时间:2025-09-28 14:53  浏览量:3

两千年前丝路商旅驼队的蹄印,即将在黄浦江的粼粼波光里叠印出新的纹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正以艺术之名酝酿登场。11月底,上海将迎来“双声共鸣”的文化盛事——大型国风百老汇音乐剧《丝路之声》&大型民族管弦乐《丝路之声》音乐会,即将同期登陆上海舞台,用两种截然不同却同样震撼的艺术语言,带领观众穿过世界之门,重走那条连接起东西方的文明之路。

《丝路之声》音乐剧:用故事“亲历”汉朝长安

提及《丝路之声》,很多人会先想到这部让观众“一秒穿越汉朝”的音乐剧。它没有刻意堆砌历史符号,而是用一段充满奇遇的成长旅程、16首朗朗上口的金曲,将两千年前丝路的繁华稳稳搬上舞台,让汉代长安的烟火气与丝路文明的交融感,变得可触可感。

故事的起点,藏在博物馆一件古老文物里——华裔少年 Joey因一次意外触碰,从当代的直播达人,变身汉朝“星君”。初到长安,他结识了温润的儒生子衡与飒爽的杂耍姑娘素素,更在不经意间卷入关乎大汉命运的朝堂纷争。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逐渐理解这片土地的厚重,最终Joey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家”的新认知回归当代。

剧中最动人的,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丝路密码”:可能是各族商贩叫卖的香料瓜果,可能是织娘们指尖流转的丝绸纹样,也可能是市集上偶然响起的异域曲调、翩迁飞舞的胡旋舞裙摆。这些元素又与人物命运交织,更随着《世界之门》的旋律,让歌词与眼前的繁华场景形成奇妙呼应,化作观众能听见、能看见、能感受的情感共鸣。

这种巧思不仅让剧情更鲜活,更层层递进地诠释着丝路的深层意义,它不只是商品运输的通道,更是技艺、艺术、情感的交融之路。当观众跟着Joey的旅程,完成了一场从“好奇历史”到“认同文化”的成长,也就读懂了丝路背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智慧。

《丝路之声》音乐会:用乐器奏响文明交响

如果说音乐剧是用“故事”讲活丝路,那陕西民族乐团的《丝路之声》音乐会,则是用“乐器”奏响文明交融的交响。

作为“心随陕旅 倾听秦汉”首届民族音乐季的重磅作品,这场音乐巨制由“金钟奖”得主王云飞创作,著名指挥张列执棒,汇聚众多艺术家,与陕西民族乐团、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西安石油大学合唱团共同演绎。

作品以“丝”为引,通过“物之声”“乐之声”“情之声”三重视角层层递进至人类共通的情感母题,而终曲乐章《世界之门》用开阔大气的合唱和恢弘磅礴的管弦乐编曲,联动音乐剧中的同名歌曲,用乐器的碰撞与旋律的交织,奏响“丝路联通世界”的时代强音,呼应着“一带一路”倡议下民心相通的时代愿景。

《丝路之声》音乐会的创作目的不仅是谱写动人旋律,更要通过乐器讲述文明对话的历史,每一次发声都在续写东西方交流的新篇章,每一件乐器都是鲜活的丝路史书,每一根琴弦都铭刻着文明互鉴的印记。

双声之约:一场不容错过的丝路盛宴

两场演出虽形式不同,却有着深深的羁绊。音乐会的创作灵感源自音乐剧,二者同以“丝路”为魂。一个用剧情铺展长安烟火,让千年故事可触可感;一个用旋律勾勒文明脉络,让丝路风情入耳入心。

无论你是想在音乐剧的星图流转下“触摸”汉代市集,看各国奇珍、大漠草原;还是在音乐会的管弦声中“听见”沙漠驼铃,感丝绸婉转、文明交融,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丝路打开方式。这两场演出,也正是两扇通向丝路的“世界之门”。

11 月的上海,让我们赴一场“双声之约”。走进剧场,看音乐剧里的长安故事;坐在音乐厅,听民族管弦乐里的丝路交响。当两种丝路之声在黄埔江畔相遇,当《世界之门》的旋律穿行于剧场与音乐厅,那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终将在这个冬天,留下最动人的回响。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