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通天下音乐会预告】10月6日无锡民族乐团《与乐同辉--中秋国乐音乐会》
更新时间:2025-09-26 01:11 浏览量:1
共赴月圆盛宴,尽享国乐华章
品味经典,传承文化
与乐共鸣,共度美好良宵
10月6日19:30,无锡民族乐团将为大家带来《与乐同辉--中秋国乐音乐会》,届时乐通天下将同步直播。
无锡民族乐团
成立于 2020 年的无锡民族乐团是无锡市属国有文艺院团。乐团艺术总监为我国当代杰出的二胡演奏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邓建栋先生;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为当代青年指挥家、全球首届中乐指挥大赛冠军得主孙鹏先生。首席客席指挥为著名指挥家叶聪先生。同时聘任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阎惠昌先生为首席顾问,著名作曲家顾冠仁先生、王建民先生,著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女士为乐团顾问。
乐团地处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吴文化”发源地、“中国二胡之乡”“中国民乐之乡”的江南名城——无锡。无锡拥有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古往今来大家辈出。乐团以“高素质、高技能、高协同、高品质”为宗旨,更以“追求卓越、特色定位、多元纳新、品牌聚势”为座右铭,形成以创作为龙头、演出为中心、排练为基础的良性机制。
自成立以来,乐团秉承创作具有“吴文化、太湖文化和江南文化”特色的时代精品,努力继承和挖掘本土音乐文化的精髓,展示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艺术形式。相继举行了首场音乐会《梁溪华章》、为建党百年华诞倾力打造的原创大型民族交响史诗《光明行》、大型民族交响音画《梦华江南》及“二胡之乡新年音乐会”“天南地北庆中秋音乐会”“岁寒三友——松、竹、梅”顾冠仁与无锡民族乐团、“汤沐海与无锡民族乐团”音乐会、“致敬最美奋斗者”民族音乐会、“追寻光明的先行者”——纪念刘天华先生逝世90周年音乐会、海内外纪念华彦钧(阿炳)诞辰130周年音乐会等数百场演出;受邀参加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国乐之春”;创意策划了“乐享四季”“周日品乐坊”“乐萦佳节”等系列品牌音乐会;委约创作了《第二二胡协奏曲——太湖风情》,民族管弦乐《梁溪音诗》《大运之河》《梅之韵》《吴风鼓乐》《爱的无言歌》等多部原创作品。赴澳大利亚、老挝、加拿大、毛里求斯、法国、葡萄牙、俄罗斯、土耳其、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获得好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文旅中国、央广网、音乐周报等诸多主流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23年乐团推出首个主题音乐季,开启更多具有创意的优质国乐文化内容。
民族管弦乐《梁溪音诗》荣获第五届江苏文华奖优秀节目奖;大型民族交响史诗《光明行》荣获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大型音乐作品奖;《第二二胡协奏曲——太湖风情》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民族交响音画《梦华江南》荣获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型音乐作品奖;民族管弦乐《梦华太湖》(《梦华江南》)入选2023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4年度,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中国民乐传承与弘扬基地”,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民族乐团”、“优秀乐种组合”。
在乐团的培养下,有数位青年演奏家在“敦煌杯”“国韵杯”、白玉兰国际音乐节、“辽源杯”、国际中乐指挥大赛等全国各大赛事屡获殊荣。多位演奏员冲刺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表现突出。
未来,乐团将邀约更多优秀的作曲家创作彰显无锡风格、中国气派、国际表达的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把优雅的“太湖之声”传遍海内外,为江南文化传播提供新力量,为中国民族音乐增添新色彩!
音乐会艺术家
指挥 洪侠
洪侠,一级指挥。1961年出生于哈尔滨。先后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常任指挥,黑龙江民族乐团艺术总监,黑龙江交响乐团常任指挥,长影乐团客座指挥,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特聘指挥,沈阳音乐学院特聘指挥教授、作曲系指挥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及指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2016年获得“杰出中国民族管弦乐指挥”称号。2021年入选“世界华人女指挥之声”。
1982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获学士学位;1989年至199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学习,师从吴灵芬、李华德教授学习指挥。
她指挥过的舞台艺术形式丰富,涉猎多种音乐领域,囊括了民族管弦乐、歌剧、戏曲与交响乐等音乐形式。如沈阳音乐学院大型原创清唱剧《遮不住的青山》;沈阳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李劫夫歌剧《星星之火》;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原野》音乐会版的首演,并演出近百场;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民族交响合唱《壮族诗情》、《国之瑰宝》等民族音乐会;吉林艺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神话诗剧《大爱长白》等。有专家评论:“ 洪侠指挥的力度掌控与调度用最简练的手势表现出最丰富的音响变化,具有强大的气场和磁场,升华诠释了作品的内涵,将音乐的魅力抒发的淋漓尽致。 ”
在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全球巡演中,受到各地媒体和评论家高度的评价。澳洲的乐评人克林顿·怀特在文章中对指挥是这样评论的:“音乐会自始至终指挥家洪侠女士精准而极富表现力的指挥,无一丝多余的动作或某种炫耀,她的指挥是极其的优雅—显然是一位领袖。”
二胡 邓建栋
邓建栋,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原空政文工团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无锡民族乐团艺术总监。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民族弓弦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
曾获首届北京全国二胡邀请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2012年入选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中国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2017年获第六届华乐论坛—“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他是首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行独奏音乐会的中国演奏家。多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全国二胡比赛评委。他创作的《姑苏春晓》《吴歌》《草原风韵》(合作)《心弦》(合作)等获国内重要奖项;与众多国内外著名乐团合作演出,首演了《第一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第三二胡狂想曲》《乔家大院组曲》《丝路随想》《我的祖国》《阿炳叙事曲》《乱弹琴声》(二胡版)《第二二胡协奏曲——太湖风情》《爱的无言歌》等经典作品。录制出版有《姑苏春晓》、《第三二胡狂想曲》、《二泉映月》、《如来梦套曲》、《阿炳叙事曲》、《邓建栋二胡演奏经典作品集》等演奏专辑,以及书籍《邓建栋二胡演奏艺术文集》、《邓建栋二胡演奏曲集》、《二胡视奏曲集》等。
他是活跃在国际国内音乐舞台上,被专家誉为“融传统与现代、学院与民间为一体的杰出二胡演奏家”。
竹笛 冯天石
冯天石,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竹笛专业博士在读,青年教师。文化部“文华奖”竹笛青年组独奏、小型室内乐组双项金奖获得者。现师从于著名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袁非凡教授。
自幼习笛,开蒙于外祖父魏致平先生。200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10年升入大学,2014年保送硕士研究生,先后师从于戴亚教授、袁非凡教授,并得到一级演奏员王次恒先生、李镇先生的悉心指导。2018年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首批成员,2022年攻读博士学位。
曾多次与余隆、张国勇、王甫建、黄屹、景焕、张橹、朱曼、蔡金东、俞极、刘沙、张洁敏、杨洋等著名指挥家合作。合作过的乐团包括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内蒙古艺术剧院交响团、湖南民族乐团、杭州爱乐乐团、青岛交响乐团、宁波交响乐团、南昌交响乐团、巴德当代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泰国爱乐乐团、成都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成功举办多场独奏音乐会,个人独奏专辑《竹石》、《飞叶穿林》获中央音乐学院优秀科研项目音像制品资助出版。
琵琶 吴艳杰
无锡民族乐团青年琵琶演奏家,琵琶声部首席。中央音乐学院琵琶硕士研究生,先后师从著名琵琶教育家、演奏家李光华教授,张强教授。
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并被学校派往东京艺术大学学习交流。曾参演华宴新京剧《霸王别姬》、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歌剧《永乐》。2022年“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职业组青年B组“民乐之星”(即一等奖)。
曲 目 介 绍
一、民族管弦乐《望春风》
作曲:邓雨贤
编配:关乃忠
民族管弦乐《望春风》是民谣《望春风》的经典改编版本,由著名作曲家关乃忠编配,在保留原曲精髓的基础上,以民族管弦乐的宏大叙事重构了这首闽南语歌谣的艺术维度。原曲由邓雨贤于 1933 年创作,其旋律中流淌了含蓄情思和对故乡的眷恋。
二、竹笛与乐队《雪意断桥》
作曲:刘锡津
竹笛:冯天石
《雪意断桥》是由著名作曲家刘锡津先生创作的竹笛作品,采用单乐章协奏曲的体裁形式,从越剧《白蛇传》和江浙民歌的旋律中取材,借西湖有名的“断桥”这一景色,赞美了断桥之上的凄美爱情故事,抒发了作曲家心中对人间真情的向往和称颂。作品创作于2013年2月,一经问世,即以优美的旋律,丰满的配器,脱俗的意境赢得了众多演奏家的追捧,也成为了听众高度期待与赞赏的新作。全曲旋律流畅简洁,意境宁静深远,运用了竹笛与民族管弦乐队结合的形式,是当代竹笛协奏曲作品中较少出现的以旋律优美为特点,格外注重情感表达和唯美意境的一部作品,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民族管弦乐《月儿高》
古曲
编配:彭修文
《月儿高》主要描述月升到西沉的过程,全曲华丽缠绵,极具舞蹈性,描写了月亮从海上升起直到西山沉没这一过程中的种种景色和意韵。这里有浩瀚的海涛,也有涓涓的细流;有幽静的庭院,也有广阔的田野;有如洗的碧空,点点的繁星,也有奔流的江河,清凉的风露;既有对现实世界的精致描写,又有对月中世界的绮丽想象。整个画面银光灼灼,诗意朦胧,令人迷醉。
四、民族管弦乐《茉莉花》
编配:刘文金
刘文金先生于1994年根据《茉莉花》这首耳熟能详的民歌,谱写了民族管弦乐《茉莉花》。这部作品既保留了歌曲原本优美动听的旋律,又再度加以变化发展,赋予了乐曲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部作品表现出东方女性美丽善良、对爱情的憧憬以及坚韧、不屈不挠的内在品格。
五、弦乐合奏《二泉映月》
作曲:华彦钧
编配:李焕之
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是作曲家李焕之先生于1962年,根据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同名二胡独奏曲改编而成。原曲旋律优美,情感深沉苍凉。由李焕之先生改编后的民族弦乐合奏曲《二泉映月》,无论是在音域的扩展、音色的丰富,以及多声部的织体上,都更为充分地呈示此乐曲的情绪。
六、民族管弦乐《良宵》
作曲:刘天华
编配:阎惠昌
《良宵》,原名《除夜小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于1928年除夕之夜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该曲以优美的旋律,轻松的情绪,抒发了作者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七、二胡琵琶双协奏曲《天缘》(节选)
作曲:刘锡津
二胡:邓建栋
琵琶:吴艳杰
1.《缘起》
2.《缘随》
3.《缘定》
《天缘》将二胡、琵琶与江南音乐的血脉相连展露无遗。琵琶珠玉清越、饱满弹跳的音色,与二胡深情款款、弱拍轻吟的进入缠绵交织。二者在个性鲜明的音色陈述下最终浑然相融,淋漓展现出江南音韵的深挚情愫。
八、民族管弦乐 《我的祖国》
作曲:刘文金
《我的祖国》是以刘炽作曲的同名歌曲和传统民间器乐曲《淘金令》为音乐素材,由原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编创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该作品以宏大的气势和歌唱性的旋律,表达出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