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话剧《北上》三度赴京献演,运河史诗点亮京华秋夜

更新时间:2025-09-22 11:43  浏览量:1

9月19日晚,大型话剧《北上》作为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高校展演月”特邀剧目,第三度赴京,于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华幕重开。升级后的“周年版”《北上》以典雅之姿、隽永之气,为首都观众再度铺展一幅纵贯百年的运河精神长卷。

话剧《北上》剧照。李晏/摄

献演“高校展演月”,“跨越合作”添新章

《北上》对时间并置结构的驾驭、对运河文化符号的当代转译,为文学改编话剧作品拓宽了可以实现的路径。杭州话剧艺术中心这支年轻的队伍,经过几十场演出的打磨历练,不断突破自我,在与中央戏剧学院的合作中,为《北上》实现了切合题材、富于审美意义的舞台呈现,证明了高校与地方院团的深度合作,能助力兼具思想深度与舞台美学的精品诞生。

话剧《北上》剧照。李晏/摄

常演常新,周年版再升级

星辉流转,步履不歇。自2024年9月杭州首演以来,《北上》已走过北京、上海、淮安、昆山、湖州、宁波等运河流域城市,持续打磨、不断精进。此次“周年版”在剧本结构、人物逻辑、舞台视觉诸方面精耕细作。

《北上》“周年版”更聚焦谢、孙、邵三家后人在同一实存空间的交汇点,百年家族血脉与运河文脉的“同频共振”愈发清晰。同时,多媒体影像与榫卯结构船只的动态组合,让更多运河地标“活”在舞台上,观众仿佛置身千年水道;搭配灯光设计,也使其剧中人物的情感进一步得到深化,意大利人小波罗与翻译谢平遥的百年追寻,与当代后人“沿着运河找自己”的旅程构成一种拉康式的镜像关系,家国情怀在“河运、国运、人运”的史诗中层层递进。

话剧《北上》剧照。李晏/摄

引观众共情,运河是每个人的乡愁

“我父亲是通州人,小时候听他讲运河边的漕运故事,今晚看到舞台上的通州码头,眼泪一下就出来了。”来自北京的观众李先生在观演后哽咽着分享道。

剧组此前曾发起的“寻找运河体验官”活动,在中国戏剧节演出前两日,收到近百份“我与运河的羁绊”回信,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刚考上中戏的大一新生。这一活动也延续至北京,多位热爱运河文化的市民前来观演,他们的家族记忆与舞台叙事形成动人互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北上》的初心。

《北上》不再只是“看”,而是“被看见”,观众看见自己的来处,也看见同一条河流里,千万个与“自我”有关的倒影。

从钱塘江畔到京华大地,《北上》的每一步都在拓宽运河文化的传播半径。文化远征步履不停,三度赴京并不是终点,而是《北上》作为“浙产文化精品”走向全国的新起点。十月,大型话剧《北上》将作为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剧目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未来,中央戏剧学院与杭州话剧艺术中心还将带着这部作品走向更多城市,让运河故事流淌进更多观众心里。

话剧《北上》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指导,中央戏剧学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新华网出品,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杭州墨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