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敦煌古乐 聆听千年回响 香港天籁敦煌乐团音乐会举行
更新时间:2025-09-22 10:05 浏览量:1
9月19日晚,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办的香港天籁敦煌乐团“丝路回响——过去、现在、未来”音乐会在敦煌飞天剧院举行。来自香港的年轻音乐人,通过原创音乐演绎敦煌壁画的故事,以独特的音乐语言唤醒文明记忆,让敦煌壁画的神秘色彩在音符中重焕新生。
音乐会以《大唐礼赞》为序曲拉开帷幕,随后《三兽组曲》《水鼓子》《阳关三叠》《供花手》《天籁》《莫高精神》《谢谢你的时间》等乐曲相继上演。乐曲运用了琵琶、古筝、阮、笙、箫等传统乐器,结合现代作曲技法,构建起连接古今的音乐桥梁。跳跃的音符带着听众穿梭时空,倾听敦煌壁画中的动人旋律,徜徉在历史回廊。
乐曲《天籁》表现了作者对敦煌壁画中极乐世界的想象。借助音乐手段活化壁画,令观众仿佛置身壁画中的世界,感受浓郁的敦煌韵味。
古有工匠开窟造像绘画,今有学者、艺术家保护、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乐曲《莫高精神》献给所有为敦煌文物保护工作付出努力的人,也献给为翻译敦煌古谱而奉献一生的音乐学者席臻贯。
箜篌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唐代广泛流行于宫廷与民间,14世纪后逐渐失传,而敦煌莫高窟壁画绘有唐代箜篌演奏场景。当代已对箜篌进行了复原和改革,增加了新的演奏技法和韵味。箜篌乐师陈天姿是乐曲《水鼓子》的演奏者之一,她说:“我们尝试用不同乐器的元素表达敦煌文化,达到视觉和听觉相融合,帮助不同听众更好地理解、感受历史。”
与以往有所不同,本次演奏的《阳关三叠》运用了敦煌壁画中琵琶、笙、埙三种古乐器,并进行了改编创作。吹管乐师郭栒曦负责埙演奏,他说:“埙这个乐器用陶土烧制而成,音色苍凉独特,也更加符合敦煌主题。”
“敦煌文化为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载体。敦煌壁画中有很多画工的创意在里面,我们把这些创意和不同文化元素,通过想象演变成音符,用音乐的方式延续下去,可以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敦煌文化、讲述敦煌故事。”乐团艺术总监兼作曲甘圣希说。
酒泉融媒记者:王国全 石有斌
编辑: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