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穿越时空的“戏剧育人”盛宴!上戏附属静安学校《时光之门》公演

更新时间:2025-09-20 10:26  浏览量:1

9月18日,“青春新纪元,时光少年志”2025尚戏星剧场启动仪式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静安学校原创独幕剧《时光之门》公演,在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精彩上演。这部融合奇幻冒险与时代精神的作品,以跨越近百年的时空叙事,展现了学校“以戏育人、以美润心”的教育成果,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兼具艺术感染力与思想深度的视听盛宴。

《时光之门》以独特的奇幻设定串联起四个时代的成长故事:2025年的初中生李梓明、2008年的小学生罗宇轩、1964年的初中生吴敏丽、1937年的戏班小花旦赵秋池,四个来自不同年代的孩子意外闯入由上古神兽噎鸣掌管的时光之城。因时光之门遭破坏,他们受托回到各自的时代,寻找被偷走能量石的四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修复门体、守护现实世界的时间线。

在1937年的战火中,赵秋池追随参与抗日情报工作的父亲,克服胆怯与同伴们穿越日军封锁传递情报,于戏楼的“隐形战场”见证“白虎”所象征的坚守;

1964年的西北大漠,吴敏丽助力参与“596工程”(原子弹研制)的父亲解决实验室静电难题,在蘑菇云升起的瞬间,读懂“玄武”承载的“以身许国”的担当;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罗宇轩与伙伴们找回失踪的开幕式编导母亲,以团结守护“青龙”守护的国家荣光;

2025年的校园里,李梓明在同学帮助下解开与母亲的隔阂,理解“朱雀”所代表的“个体声音被听见”的时代意义。

最终,四个孩子与四神兽携手,以团结与理解修复时光之门,也完成了自我成长的蜕变。

演出结束后,小演员周乐煊难掩兴奋,分享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我觉得要是我的角色能加入主角团,一定能帮大家突破好多困难,还能带着大家找到不少乐趣!排戏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想办法‘闯关’,感觉自己也变得更勇敢了。”

首次登上大舞台的小演员梁清荷则坦言收获满满:“这是我第一次站上这么大的舞台,还和40多位老师、同学一起合作。一开始特别紧张,但大家互相鼓励,慢慢就找到了状态。现在不仅敢在很多人面前表演了,也更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自信心提升了好多!”

据了解,该剧由师生共同创作排演,筹备与排练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深度“育人实践”。首轮排练围绕剧本研读、角色塑造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社会认知;暑期第二轮排练则聚焦细节打磨,从剧情衔接调整到角色情感表达锤炼,让学生在“精益求精”中学会坚持。此外,学生全程参与定妆照拍摄,从服装到妆容紧扣角色与剧情,既提审美,更树责任意识,为公演宣传与视觉呈现筑牢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采用“师生同台”模式,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高锦霞在剧中饰演李梓明的班主任兼母亲。她认为,这种师生共同创作、共同表演的形式,打破了课堂上的严肃氛围:在排练时,老师与学生一起逐字研读剧本、抠角色情感,在舞台上则以“剧中人”的身份默契配合,让学生看到老师亲切、鲜活的另一面。

“平时在学校,学生可能觉得老师很严肃,但在排戏、演戏的过程中,我们会像伙伴一样讨论剧情,甚至为一个角色的表情、一句台词的语气反复琢磨。”

高锦霞说,这种近距离的协作,不仅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愿意表达想法,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创作、展现自我的积极性。

“《时光之门》跨越四个关键历史节点,学生通过演绎角色能沉浸式感受不同时代的精神,这种代入式体验比说教更有效,能潜移默化厚植家国情怀。”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静安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忻晓雷表示,自2018年学校开启戏剧教育探索以来,已推出《漫长的寒假》《海上丝路漫游记》等多部师生共创的原创作品。此次《时光之门》的公演,是学校七年来坚持“搭设多彩舞台,创造美好人生”办学理念的生动缩影,未来将继续以戏剧为载体,通过师生共创的形式,实现知识传授与品格塑造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搭建全面成长的平台。

记者:彭旭卉

图片:彭旭卉

视频:任超

编辑:徐悦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