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一堂震撼人心的大思政课!大型原创话剧《大江东去我西来》公演

更新时间:2025-09-18 15:50  浏览量:2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9月17日晚,当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的“爱国三问”在重庆大剧院舞台上响起时,台下观众用热烈的掌声作答,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重庆南开中学联合重庆大学、树人小学共同打造的大型原创话剧《大江东去我西来》,在重庆大剧院大剧场公演。三校师生真情演绎,在时空交错中叩问民族魂灵,带来一堂震撼人心的大思政课,打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

以抗战烽火为背景 再现张伯苓西迁重庆办学历程

话剧选取南开中学创始人张伯苓先生的教育事迹进行艺术创作,以张伯苓诗作《入川抒怀》的首句“大江东去我西来”为题,以抗战烽火为背景,生动再现张伯苓西迁重庆沙坪坝创办南开中学的艰辛历程。

“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天下谁不知,南开有个张校长?”舞台中央,昏黄黯淡的灯光,瞬间将观众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民族危亡的时代。

话剧以东北沦陷、华北震荡为开篇。抗战烽火之中,张伯苓发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迎着川江风浪逆流而上,在重庆沙坪坝树起巍巍南开校园。

他转身望去,晴空惊雷,天津八里台故园心血尽成废墟。幼子从军,血洒长空,唱响志在冲天、保家卫国的爱国壮歌。他振臂高呼“南开南开,越难越开”,强忍悲痛继续前行。

山城重庆,阴云笼罩。他带领重庆南开高扬爱国主义,直面多轮无差别轰炸,在防空洞内燃起明亮学灯,让琅琅书声响彻嘉陵江上。他以德智体群美,五育并举劈开“愚弱贫散私”沉疴,引领青年学子茁壮成长。他倡导“三点半,操场见”“奥运三问”唤起南开学子强身健体、铸魂报国……

全剧通过“爱国三问”的铿锵对话、师生共赴国难的感人场景,以及南开爱国精神的时代诠释,串联起抗战时期教育救国、文化救亡的壮阔画卷。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将“爱国三问”一代代传下去

该剧创新性地将传统艺术与大中小学思政融合,生动再现了张伯苓校长心系国家、鞠躬尽瘁的大公精神,筚路蓝缕、艰难办学的创举,将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公能日新”的南开校训融入戏剧叙事之中,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表示深受震撼。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部剧既好看又有教育意义。”担任导演的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教授赵虎表示,为此,三所学校的70余名师生担纲主力,精心筹备了8个月,“要让青年人,甚至小学生都觉得有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育才能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他们。”

“整台话剧以沉稳且极具感染力的台词,诉说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抗争的决心,举手投足间尽显文人的风骨与热血,以戏剧之力叩问信仰与青春。”话剧导演、制作人、重庆南开中学教师于子超深有感触地说。

为让话剧有更好的呈现效果,《大江东去我西来》在舞台呈现方式上大胆创新,采用360度旋转舞台设计,巧妙构造了防空洞、教室、操场等多个立体式场景,充分展现了山城重庆特有的空间层次感。通过沉浸式灯光舞美,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重庆大轰炸下的南开校园。“我们特别设计了一本翻开的书形状的旋转舞台,360度全景式地为观众呈现一堂‘看得见、记得住’的大思政课。”

重庆南开中学党委书记冉孟凯表示,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代坐标下,南开中学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新路径、打造校园美育新模式,用原创大戏来书写南开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彰显家国情怀。希望南开青年勇做时代奋斗者、弄潮儿,让个人与家国同呼吸共命运,将“爱国三问”一代代传下去、答下去。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学校供图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