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洛城卅载慈心 神都一曲善韵 —— 洛阳市慈善朗诵音乐会暨《河洛慈善记》发布盛典举行

更新时间:2025-09-09 21:07  浏览量:2

慈善公益报(李济慈)入秋后的洛阳城,伊洛河畔桂香浮动,千年帝都暖意融融。日前,河南省洛阳广播电视台2号演播厅内座无虚席,“承华夏之光·传慈善之情”慈善朗诵音乐会,在这里温情上演。这场盛会既是洛阳市慈善联合总会成立30周年的纪念礼赞,也是三卷本《河洛慈善记》的发布盛典。数百名慈善同仁、志愿者与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在歌舞诗赋中触摸河洛大地的慈善脉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感受“大爱无疆”的力量。

曲舞诗赋韵 盛景入画来

下午3时整,随着暖场公益短片《善行河洛 情暖人间》的最后一帧画面淡出,舞台灯光骤然亮起。洛阳市老干部“河洛银晖”艺术团的演员们身着华服,以一曲《盛世花开》拉开盛会序幕。旋转的裙摆似牡丹绽放,灵动的舞姿如流霞映水,台下掌声雷动,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

“卅载慈心沃洛川,善行天下福泽延。”舞蹈落幕,主持人的吟诵声随之响起,道出了这场盛会的深意。30年来,洛阳慈善事业从蹒跚起步到风华正茂,从零星善举到全民参与,背后是无数人的坚守与付出。洛阳市原副市长、市慈善联合总会会长贺敏在致辞中感慨:“从救助一个人到温暖一座城,洛阳慈善的每一步,都印刻着‘以人为本’的初心。”

整场演出分为“慈善之光”“大爱无疆”“幸福家园”“和谐之美”四个篇章,每个节目都似一扇窗,让人领略到慈善的多元样貌。由洛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劭辉创作、知名主持人张朝霞与企业家耿定安联袂朗诵的《河洛慈善赋》堪称点睛之笔,“嵩邙孕德,洛水毓善”的铿锵辞句以及“聚沙成塔,岁集亿金之资;雪中送炭,泽被八万之众”的写实描述,让河洛大地的慈善传统跃然于眼前,回响于耳畔。

歌声里有慈善的温度。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姬丽娜演唱的《江山》,以“打天下坐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的优美旋律,唱出了慈善与家国的深层联结;伊川县水利局退休职工张朝霞献唱的《你是这样的人》,则用温润嗓音致敬了那些“把伤痛藏进微笑”的无名奉献者。最动人的莫过于耿定安原创并演唱的《我是洛阳人》,“我是洛阳人,慈善是我的根”,道出了本土企业家与城市的慈善渊源,台下观众自发跟唱,场面温馨感人。

舞蹈与演讲交织出慈善的活力。芭蕾舞《春天的芭蕾》用足尖跳跃诠释希望;西工区外国语小学教师史彬的演讲《云霄瞰河洛,善暖人间春》,则用“比星光更璀璨”的真实故事,让现场观众红了眼眶。当文博志愿者薛振霞与孙女赵艺薛同台朗诵《“和”字礼赞》时,一老一小的默契配合,恰是慈善精神“代际传承”的生动写照。

三卷史书出 巨著续文脉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善为镜,可明初心。”盛会中段,三卷本巨著《河洛慈善记》的发布成为全场焦点。在河南省委巡视组原组长、省慈善联合总会监事长唐飞,洛阳市慈善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乔文祥等嘉宾的共同揭幕下,这套凝聚着洛阳慈善人心血的著作正式亮相,惊艳全场。

据介绍,《河洛慈善记》分为《慈善史记》《慈善通鉴》《慈善诗文》三卷,洋洋60余万字,是河南慈善文化研究的创举。其中,《慈善史记》从《史记》中精选38则慈善故事,由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常务副秘书长朱雷华和洛阳日报社原副社长、市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贾海修,以白话文注释点评,从黄帝“顺应四时以利万物”到冯谖“焚券买义”,让两千年前的善念照进现实;《慈善通鉴》则深挖《资治通鉴》中的慈善智慧,展现从周威烈王到后周世宗的慈善实践;《慈善诗文》收录了78篇(首)当代佳作,既有贾海修、陈胜展等作家的辞赋,也有普通志愿者的心声。

“编纂过程就像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身为主编之一的朱雷华分享编撰心得。为了让古籍中的慈善故事“活起来”,编委会成员用半年时间通读《史记》《资治通鉴》,逐字逐句梳理与慈善相关的记载。贾海修更是利用晚间和节假日休息时间笔耕不辍,他说:“邙山脚下的炊烟里,藏着最朴素的慈善密码,我们只是把它写了出来。”

发布会后,编委会向洛阳市图书馆及4所高校图书馆赠书。洛阳市图书馆馆长张炜接过书籍时表示:“这套书不仅是历史记录,更是让青年学子理解‘慈善初心’的鲜活教材。”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赵克红在序言中所言:“它让更多人明白,慈善不是刹那烟火,而是永不褪色的星河。”

艺术为桥梁 薪火永相传

“慈善需要呐喊,更需要传唱。”活动现场,另一个重磅消息引发关注——洛阳市慈善艺术团正式成立。洛阳市慈善联合总会会长贺敏为董亚平、姬丽娜等5位艺术顾问及团长耿定安颁发聘书,标志着洛阳慈善宣传迈入“艺术+公益”的新阶段。

据了解,该艺术团吸纳了音乐、书法、戏曲等领域的众多专业人才与爱好者,将通过下基层慰问、慈善主题展演等形式,让慈善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要把《河洛慈善记》里的故事编成小品,把志愿者的事迹唱成歌谣。”耿定安介绍,艺术团已计划在“久久公益节”期间组织开展社区巡演,让慈善理念通过艺术浸润人心。

朗诵音乐会接近尾声时,市关工委“五老”艺术团带领全场齐唱《爱的奉献》,熟悉的旋律中,不少观众扫码参与“久久公益节”网络募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合唱声浪,与舞台背景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慈善情怀”思政短片交相辉映。千年前,白居易在洛阳建“安乐坊”济民;千年后,洛阳人用实际行动续写着“心中为念农桑苦”的慈善传承。

散场时,一位慈善志愿者捧着刚领到的《河洛慈善记》感慨:“30年前,我第一次做慈善是给困难山区的孩子送过冬棉衣;现在,看着这些年轻人用诗歌、舞蹈做慈善,让我倍感温暖,而且看到了慈善传承的力量!”这或许正是这场盛会的意义:它不仅纪念过去,更在连接未来——让慈善走出历史典籍,走出舞台光影,最终走进每个洛阳人的日常生活里。

这场慈善与艺术的相遇,恰似一粒种子,撒落在河洛沃土上,必将开出繁盛的真善美之花。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