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说着一口“上海闲话”,话剧《长恨歌》重回安福路

更新时间:2025-09-01 17:04  浏览量:2

“侬伐要迭能”“交关辰光”……伴随着软糯的上海话,根据王安忆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舞台剧《长恨歌》(上海话版)再度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拉开帷幕。27万字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浓缩成舞台上的三个半小时,用方言呈现“上海小姐”王琦瑶跌宕起伏的一生。

生动、惊艳,这是王安忆看完上海话版《长恨歌》的第一印象。2003年,《长恨歌》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改编并搬上话剧舞台。2023年,作品以全新剧本和演员阵容亮相,并首次采用全程沪语演出,吸引大量新老观众涌入剧场,成为备受瞩目的现象级沪语戏剧作品。

为了让演员们在舞台上能讲一口地道的“上海闲话”,沪语版《长恨歌》特别邀请到上海观众熟悉的滑稽戏演员钱程担任语言指导。除此之外,他还在剧中扮演了两个角色,亭子间的爷叔和来自宁波的奉帮裁缝。虽然《长恨歌》台上的演员都是上海人,但由于当下的语言环境和老上海有所不同,钱程需要逐字逐句帮助青年演员“还原”老上海话。

饰演“王琦瑶”的刘晓靓,与角色一样,也是在上海弄堂里出生的女儿。“《长恨歌》通过王琦瑶,展现了上海那几十年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当我看《长恨歌》小说和参与话剧创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能够产生温暖、亲切的感觉。”

波浪形的屋顶、多媒体投射出的老虎窗、大片斑驳的墙面……《长恨歌》的舞美也极富海派风情。从小在石库门里长大的舞美设计徐肖寰将老上海的三个时代搬上舞台。核桃木欧式家具、煤球炉、缝纫机、热水瓶等大大小小的道具年代感十足。

《长恨歌》本轮演出将持续上演至9月14日。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