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话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经典复排在新时代的思想穿透力——话剧《物理学家》专家研讨会成功举办

更新时间:2025-08-14 08:00  浏览量:1

《物理学家》专家研讨会合影

8月12日,话剧《物理学家》专家研讨会在中国国家话剧院成功召开。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瑞建交75周年,剧作家迪伦马特逝世35周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对话剧《物理学家》进行复排,并于7月23日至27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完成首轮5场演出。此次复排在保留原作思想内核的基础上,通过新的舞台创作赋予该剧当代生命力,作品围绕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人类命运等命题展开,深入探讨了反战主题与哲学思辨。

为进一步打磨提升该剧的艺术品质,本次会议特邀请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施战军,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王一川,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一级导演王晓鹰,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曦,中国国家话剧院原演员中心主任、一级演员陈强,中央戏剧学院国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一级编剧林蔚然,《中国戏剧》杂志社副主编靳文泰参与研讨。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副院长程鹏,以及《物理学家》剧组主创代表和剧院相关业务部门人员共同出席了研讨会。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程鹏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程鹏首先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详细介绍了剧目的创排与演出情况。他表示,《物理学家》于2月启动复排工作,历时半年多,在导演王剑男带领下,集结了院内外优秀的艺术家,严谨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这部深刻的反战主题杰作,极具艺术意义与现实价值,首轮演出在观众中引发了热烈反响与讨论,展现了世界经典在当代中国舞台的强大思想穿透力。

主创代表发言

会上,导演王剑男、主演邹易道、吴俊达分享了各自的创作体会,并表示,时隔17年将这部经典再度搬上舞台,凝聚了所有创作者的心血,将认真聆听专家们的宝贵意见,以便在未来的演出中不断打磨、持续提高,更好地将角色与作品呈现给观众。

与会专家发言

与会专家对剧目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施战军认为,在新时代排演《物理学家》体现了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责任与担当;“抗战”和“反战”的巧妙融合,以及对绝对化思维的反思,让该剧在主题上、思想上焕发出强大的当代生命力。王一川认为该剧的复排高度契合今年纪念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大主题,表达中国戏剧艺术家同世界知名戏剧艺术家共同的热爱和平愿望和反战的纯正心灵。这次重排做到了“寻找怪诞喜剧的当代知音”,喜剧、悲剧、正剧的艺术形式交融在一起,激发了年轻观众对世界经典戏剧的亲密接触热情。王晓鹰指出《物理学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极端地反转”,理性与疯狂、拯救与毁灭的置换,构成了强烈的戏剧张力;作品中秉持着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科学家陷入到“电车难题”的道德困境,是该剧最值得思考的人性挖掘。同时,他对舞台上巨大的“三叶扇”的舞美设计给予了肯定,这一装置不仅是科学的“警示”符号,更通过与现实空间的色彩呼应,找到了一个统摄全剧的、极佳的舞台形象。陈曦肯定了该剧的复排在当下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认为导演王剑男的创作“有章法”,既尊重原著内核,也融入了照顾中国观众欣赏习惯的“中国式表达”;演员们各具特点的表演风格与角色高度吻合,展现了人物的反差感与矛盾性。陈强从表演的专业角度,对该剧严谨、真实、流畅的表演给予了肯定,并细致地点评了主演们在台词、节奏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表演。林蔚然认为,该剧由经典文本引发了对现实的深刻反省与思考,围绕人物的心理困境构建了视觉外化的舞台效果;导演对诙谐幽默元素的提炼与展示,与作品的严肃内核形成了有效的对立统一。靳文泰认为,《物理学家》是“科学与人性”这一经典命题在17年沉淀后的再度重现;导演在保留原作内核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强化了怪诞喜剧风格,并加入了手机、电动轮椅等现代元素,使诞生于冷战阴影下的作品更贴近当代观众。同时,该剧的复排也为剧院的创作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鼓励创作者打破束缚、勇于探索的积极氛围。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剧具备了较高的艺术品质,并就该剧在人性深度的挖掘、怪诞喜剧形式的再强化、戏剧节奏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对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她在总结发言中谈到:一、国家话剧院近年来致力于以开放的视野和现代的理念培养优秀青年艺术人才,《物理学家》的成功上演,体现了导演王剑男及青年演员们的实力、成长与进步。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话剧院应立足文化自信,在艺术审美、舞台呈现、技术表现等整体层面对世界经典作品实现多维度的融会贯通。《物理学家》这部作品,希望观众能够超越戏剧本身,获得更高层次的哲学思考与精神启迪。三、鼓励艺术创作者在艺术实践中,要张弛有度,大胆探索的同时也要学会放松,在“松”的状态下生发艺术的“妙意”。

期待诸位专家多多支持国家话剧院的剧目创作、理论建设,为国家话剧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图文:艺术研究中心

标签: 国家话剧院
场馆介绍
国家话剧院作为专为话剧演出而设计的国话大剧场为国家甲等剧场,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舞台元素,大剧场外观设计含蓄厚重。建筑顶部四片下垂的弧形体量犹如四幅张开的大幕,象征一出戏剧正要上演,建筑...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乘坐6,613,109,46,122,410,38,76,42,53,477至广外甘石桥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